周其仁:哪里崇拜“脑子”,哪里就有创新 -凯发首页入口home

创业

周其仁:哪里崇拜“脑子”,哪里就有创新


相关附件:
  • 2013121
  • 日前,正和岛商学院组织美国游学五期-芝加哥大数据与智慧城市之旅游学,随团导师、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就创新话题发表了长达3个半小时、近6万字的演讲。

    周其仁教授的演讲深刻而平实,金句频频,干货满满,涉及到创新的方方面面。对于创新的经典案例,信手拈来,对于创新的阻碍的点评,直指要害。

    这是一个用脚丈量大地的经济学家对中国企业和经济创新问题的殚精竭虑、用心良苦。

    创新事关企业成败、中国经济的命运。特此,岛君位读者朋友精编周其仁教授演讲。这篇文章值得每个人、每个企业家细细品味。


    以下为演讲摘编:

    今天有多辉煌,将来压力就有多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成本优势,把一船船东西往外卖,外汇储备进来,再买德国机器、意大利机器,之后再升级,派留学生学科学。我们热火朝天干了30年。

    我们富起来的最大原因是把穷人做的东西卖给富人。但这个事到了阶段性的调整期。十九大报告里讲,世界正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因为今天全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们在高速增长当中不知不觉,成本升得非常快。今天,中国在全球的独到性还没有多少,成本却已经不是最优了。过去比我们穷的国家没产品,今天,越南、印度、东南亚开始有产品跟你竞争。

    我去年到美国看了很多“锈带”,当年辉煌的美国制造业,今天变成一堆破铜烂铁。当年给美国第一艘航母提供甲板的公司,今天就是一堆废墟,公司垮了,人没了,全是铁锈。现场感观非常震撼,不是照片可以比拟的。所有辉煌,如果没有动态能力,就是你的麻烦。我们今天有多辉煌,将来压力就有多大。

    所以中国今天这盘棋,就看能不能突破这个发展阶段。我们出路在什么地方?唯一可做的是,用同样的成本,去生产不同的东西,这就我提倡的创新。这是中国经济走到今天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核心变量。别以为是天才、好玩,是酷。这是生存。

    企业家是干嘛的?实现创新的。没有创新,任何商业最后都会惨不忍睹,就是“锈带”。不是所有老二都一定变成老大的,日本就变成第三了呢!虽然我们国人现在都洋溢着自信,但是最后要靠我们手里的活。

    为什么711做成了全球的好公司?

    有本书叫《被误读的创新》,核心观点是,不要把创新说成好像只有天才的事。普通人都可以创新。整个中国这么大,只有马云、马化腾有想法吗?不是的。可是事后论英雄,真正影响人类变化的就那么几个点。所以就要研究,创新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

    创新经常是在日常生意中,很多人熟视无睹的。你看一个零售店,为什么你活了,他死了?同样几十平方米的空间,你摆什么,决定你生死存亡。货摆对了,你老在卖东西;货摆错了,就成仓库了。

    711怎么做成全球的好公司?这种生意谁不会做?关键是它做到极致。什么叫做到极致?同样这点空间,到底摆什么货达到销售最优?每天这么多顾客,他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信息好好处理过了吗?处理到什么量级、精准到什么程度?这些最后是改变世界的。

    京东为什么可以上午点单,下午就给你送来。它已经超出人力的可能性。你去参观京东的仓库,真是amazing(惊讶)。这背后是原创的技术,帮助它把成本移走,这就是创新。所以好多创新来自于我们认真看自己的生意。

    哪里崇拜“脑子”,哪里就有创新

    创新靠什么?靠发现,靠观察,全是脑子在运算。所以哪里解放人,哪里对人信任,对脑子信任,哪个地方就会成为发明的集中地。

    以色列的面积比北京小,1948年才建国,人口800万,但人均gdp是3.5万美元,高科技公司七八千家,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数量仅次于美国、中国。

    中国由于王朝更迭,中国人成了土地迷,相信土地最可靠。但以色列人连地都不相信,他们最后只相信一件事——脑子,脑子里知道的东西,谁也抢不走,这是这个民族的厉害。

    再看美国,美国人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创新的东西,普通人很快就用上。硅谷真正厉害的是反叛精神。全世界都有防竞争条款,跳槽要有限制,硅谷却鼓励互相挖角。

    让汽车飞、瞎子看见,这就是创新

    创新首先是个精神状态,不是死的知识。我们一定要扭转这个观念,把中国人、中国企业的创新潜力挖出来。比如让汽车飞,停车场出来就飞上去,开到顶楼停下;又如,全球几百万盲人,通过舌头和“电子冰棍”,把外部的图象技术从舌头底下进脑子,然后在脑子里成像,他就看见了。这些事在我们这里觉得都离谱,人家就尝到离谱的甜头。

    我们整天报道过剩产能,很多资源怎么就不会往这些领域配置呢?没有人敢想、敢去试。什么叫新技术?针对一个目的采用一个新的不同的原理来实现的技术。中间也有一个关键的东西,我们要把这个原理能应用来解决技术困难。来解决核心技术、辅助技术,要解决材料、动力、可用、实用、舒适,你解决的了,原理就能变成产品。产品如果是满足大家需要的,是你对customer潜在需要做出的正常反应,它就能变成产业,就能移动我们的成本曲线。

    规律不可违,经济增长由于成本的诅咒,增长到一定时候,如果不移动那条线,成本一定重新升起来。中国经济现在已经不允许我们仿着、照着,靠批量、靠成本这条线走了。创新不是光发明新东西,最后要落地、要钱,数目要数得出来。

    从吉列剃须刀和原子弹看创新路线

    有哪几条路线可以实现创新呢?我们从经验来看,叫上、下行。

    最熟悉的是上行,从产品里找痛点,然后找技术改进。技术改不动了,去寻找基础科学当中的新原理。常规的科学研究、创新都是上行的。

    我举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以前,欧洲剃须刀是折叠一体的,非常贵。美国的企业家把欧洲的奢侈品变成大众用品。吉列先生把剃须刀一分为二,刀片是一次性的,成本就可以非常低,适应工薪阶层消费者的要求。他就设计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定价准则,这个定价准则叫吉列定价原则。刀头刀片的定价模式,把它分开定价。这是很好的创新。

    还有一条路线是下行路线。先从原理出发,有科学论文,然后再注册、开发技术,最后变成产品。原子弹厉害吧,哪来的?先写论文的!上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率先研究原子里面的能量释放,叫原子能。能不能克服关键技术变成产品,需要试,但二次大战没有这个条件。后来日本人珍珠港袭击美军,罗斯福急了,拨大量资金进行“曼哈顿计划”,最后美国的原子弹开发先于德国。

    我看了以色列、德国、美国的创新,得看看中国的创新,就去看深圳,全是上行路线。最后终于找到几家是反向路线的,从原理出发打下来的东西,壁垒是非常高的,追兵一点办法没有。我去访问华大基因,汪建说我们公司最主要的资产是论文。他写基因论文,做了无数基因测试。我大概看了四家都是从论文出发的公司,真是了不得。

    这两条路线都可以选,一个从产品往上打,一个从原理往下打。我们要总结自己的教训,把创新的路线琢磨透。

    搞创新,你得破除这五大阻碍

    创新很重要,但是创新的障碍可不小。下面讲讲什么妨碍我们创新。

    第一,我们是个大国,大国要统一起来,就产生成本。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是从众。我们多数地方不鼓励出头文化。虽然每个人可以做到创新,但是真正激发人创新要有非常深刻的人文主义背景。这对我们创新是个障碍,需要解决,但平衡点很难找。

    第二,穷是阻碍创新的很大问题。因为创新是没准的,“家无隔夜粮”是谈不到创新的。我们现在很多公司为什么不敢创新?利润太薄,而且这是一个正反馈。利润越薄,越不敢创新;越不敢创新,追兵越多,利润杀得越薄。所以你永远在红海里头挣扎。

    第三,中国的发展就是后发优势,我们的思维就是追赶思维。追赶当中完成创新,这是中国今天的成像。三大互联网公司,核心技术都是人家的。qq第一个“q”哪来的?以色列的一个软件。但是我们做了引进性的创新,这是马化腾的贡献。这种改进性的创新我们一定还要下功夫。但是要走到前头去,还要把追赶意识淡化,要从源头想问题,独立去回答商业和技术当中的困难问题。

    习近平讲得挺到位,“跟跑、并跑、领跑”。我们大量还是跟跑,跑得好可以并跑,但要有一点领跑的。

    第四,不够自信。我们要开始解放人,最重要的是解放人的头脑。你只有相信,将来才敢闯,否则越来越保守。我们要比美国的企业家有更远大的使命,对未来是乐观还是悲观是影响创新的。

    第五,组织障碍。公司都高度组织化,一层一层,这是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障碍。所以,现在创新最优单位是“群”——意气相投的一群人。腾讯怎么搞研发?马化腾搞赛马机制,一个任务同时十几个小组,你愿意上你就上,有点名堂,再拨更多资源。很多任务不是老板提的。

    “群”里三个东西很关键:一是氛围,这群人整天到底在干嘛?每一天、每个礼拜要碰点新东西。二是要有一定的密度,就是质量比较高的元素凑到一起,高频互动。三是文化,对生产力解放不够,喜欢令行禁止,习惯了某些打法,时间长了惰性就会太大。

    (注:本文未经周其仁本人审核) 
    本文来源:正和岛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