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还是悬崖?——中国民营医疗发展之路讨论会 -凯发首页入口home

招生

风口还是悬崖?——中国民营医疗发展之路讨论会


相关附件:
  • 朗润理疗2

  • 据中国2015颁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预计未来五年的民营医院提供的床位以及服务将翻番,民营医疗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春天。但近日魏则西事件又将民营医院的暴露出的虚假医疗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中国民营医疗是“风口还是悬崖”?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由几位mba校友发起的朗润里仁医疗协会于2016年5月底在北京大学朗润园致福轩成功地举办了一场中国民营医疗发展之路讨论会。会上邀请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张振忠教授进行了主题发言,并邀请《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张智慧先生和鼎晖投资执行董事黄静静女士作为对话嘉宾,就中国民营医疗目前所处境地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

    主题演讲:

    张振忠教授:新医改给民营医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张振忠教授首先介绍了2009年以来新医改的目标、体系,并对目前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存在几个主要的问题:1、财政对于医院的补充不足;2、医疗服务技术劳务价格偏低;3、部分检查和检验是可以有节余的;4、医疗机构过多依靠药品和耗材收入。同时介绍了目前针对这几个问题的管理方式,即38号文件提出的城市公立医院的改革意见,目标要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然后正确落实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等等。改变现状的方式为外治和内治相结合,外治政府招标采购,在指导意见当中取消药品加成,同时控制药品和耗材所占的比例;内治支付制度改革,从按项目付费,逐渐的过渡到按照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费。

    在对公立医院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张振忠教授分析了民营医院的发展机遇,认为当前的政策环境是1957年以来的最好的,其中具有标志意义的就是国发2010的58号文件和40号文件,以及几个部委联合开展的非公立医院机构的医疗服务市场调节价的政策。张振忠教授认为这几个文件给民营医院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春天,具体体现在过去四年多的时间里民营医院整体的机构数、病床数、从业人员数都有快速的发展。

    照片1

    张振忠教授同时分析了民营医院在目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1、民营医院的服务能力落后于机构数量的发展。2、一些民营医院自身定位不清,陷入了与公立医院的同质化竞争。3、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一个瓶颈。4、部分投资人缺乏对医疗行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张振忠教授认为,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民营医院应该从几个方面做起:1、了解国家经济与发展的大环境和大趋势。2、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卫生政策,以及关注它实施的可行性和效率。3、拓宽思路考虑健康领域的投资。4、抓住供需关系的发展定律。5、清醒看待暂时性的舆论风潮,坚定不移地抓发展。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环节由朗润里仁医疗协会理事长王嘉主持。

    朗润理疗2

    王嘉:先采访一下张社长,作为一个资深的医疗行业媒体人,请问您认为最近全国媒体对百度、及莆田系医院的报道是否是客观、公正的?对于整个民营医疗行业长期的影响是怎样的?

    张智慧: 首先说一下客观性和公正性,刚才王理事长谈到的百度和莆田系所引发的媒体关注有三种倾向。第一种倾向就是各打50大板,说这是互联网巨头和民营医院两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第二种倾向是以偏盖全,甚至于全面地否定市场化;第三种倾向我相信更多的媒体都把目光聚焦在这个事情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不论是对于互联网医疗的转型升级,还是对于民营医院的功能转型,更多是聚焦在这个方面的讨论。
    魏则西事件带来了民营医院全行业的舆论危机和市场危机。从这个角度说,这个影响短期来看可能就是一场舆论风潮,但是长期来看可能会有更多的民营医院中枪,生存环境也越来越艰难。
       
    王嘉:感谢张社长分享了媒体从不同角度对此事件的看法。就您来看,如何让公众重建对民营医院行业的信任?

    张智慧:首先我想跟大家唱一个相对悲观的论调,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说我们能找到一个良方,一朝一夕就解决问题了。我们得了这样一个舆论危机的病不是一年两年,实际上是从我们的民营医疗经济开始,这个病就已经落下根了。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说这病不看了。第一,我觉得还是民营医院自己要当自强,打铁还要自身硬;第二,就是相关的行业协会和社团要发挥作用,协助行业自律;第三,要先树几个标杆,让这些民营医院快速的发展,然后尽快传播出去,并通过系统内的进化,比如说并购重组,让我们民营医院整体的实力发展起来。

    王嘉:非常感谢张社长给民营医疗行业出的专业建议。第二个问题想请黄静静女士简单地介绍一下鼎晖投资在最近民营医院出现了一些事件之后,对于民营医院行业的看法有没有发生一些改变?怎么看待现在整个民营医院领域的发展情况?

    黄静静:鼎晖现在是一个管理1200亿人民币资产的基金平台,从2010年开始就专注于医疗方面的投资,现在一共投资8个连锁医院,主要涉猎的还是民营医院。刚才大家也提到了在这次的事件中,可能涉及到一些莆田系医院。就我们投资的医院里面来讲,安琪尔和和美都是莆田系的。其实我想说,看一个医院,不应该带着看它是属于哪个系这样的偏见去看,而是应该剥开层层的迷雾看实质,它是不是把为患者服务的精神放在首位的医疗企业。    

    回到刚才提到的问题,怎么来看待民营医疗服务的投资及发展:第一点,由于最近的一些社会事件的发酵,可能对于民营医疗来说,在投资方面包括在社会舆论方面,会经历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但我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在过程中都会有起伏。有的时候经历些打击,反而可以让这个行业沉下心来想想到底应该做什么,同时在洗涤的过程中很多不好的医院就淘汰掉了,而好的医院,就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可。第二点,现在对整个资本市场来说,就是慢慢理性和变冷的过程。所以民营医院在拿投资方面,我相信在未来的一年或者一年半,都不会是太火热、太顺利的阶段。资本市场对医院的估值也是趋于回归的状态。所以民营医院在这时候不要过多想资本上面的故事,而是应该沉淀自己的内心,回到医疗的本质做好服务,做好口碑,同时把运营的效率提高,降低成本,把现金流做好。如果是真金子的话最终是会被大家发现的。

    最后,怎么来看民营医疗服务这个市场接下来的发展,我觉得就是在挑战和机遇中前行。医疗服务永远是资本会关注的,整个政府也会非常关注,在整个行业监管方面也会越来越严格。而整个行业经过这次事件以后,有这么多舆论,这么多的国家监督下,肯定会有很多的挑战。但同时这也是一个机遇。所以我还是比较乐观。    

    王嘉:谢谢黄静静介绍从投资人的角度来对于整个民营医院市场未来的展望。作为投资人来讲,往往希望自己投资的企业能快速地盈利。作为社会资本,该如何有效地平衡好盈利以及回归医疗本质这样的问题。我想请黄静静再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黄静静:一个医院就算是租房子,也是非常重资产的投入了,要经历非常漫长的周期,要经得起投资人的耐心以及这个创始人的耐心。我们的建议始终是,投资机构一定要站到医疗的核心去想问题。如果不是赚一笔快钱的状态,要考虑怎么样能做到最好地服务患者,怎么样能做到最好地把医疗质量抓上去,怎么样能找到很好的医院----不管是和公立医院合作----还是找到很好的院长和员工,怎么把控医疗资源,其实这些才是把整个医院做好的核心。我们的选择一定是把医疗服务放在最前面的。盈利的平衡,投资机构可以帮你做测算,帮你在现金流上做规范。但是医院管理者的任务一定是站在医疗服务的本质上面考虑问题。
           
    王嘉:下一个问题我们想请教一下张教授,从张教授刚才的主题讲解里面,我们能感受到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政策研究者,张教授对于行业理解的高度和深度,也能感受到作为一名学者他满满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您刚才也提到了现在中国的民营医疗行业有非常多发展的机遇,但是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服务能力跟不上数量的增长。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如何有效地保障患者去民营医疗机构就医的安全和质量呢?

    张振忠:其实在中国的医疗市场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法制建设是不健全的。所以在这些事件出现后完善法制比什么都重要。于是我觉得我们很有必要做一些长期的探索,有哪些东西是咱们自己守住红线不要过,过去以后将来早晚要跟你算账。这段时间虽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但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看,这个国家还要进步,这个产业一定会往前发展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民营医院、公立医院,同样前途无量。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促进法制建设。
     

    王嘉:张教授对于整个民营医疗行业整体未来的发展,还是充满着乐观的态度。刚才张教授介绍到民营医疗发展有人才方面的挑战,我想请教一下张社长,民营医院的院长和公立医院的院长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更应该加强哪方面的自身建设?

    张智慧:我们陪着中国医院的院长走了十年当中,我们看到了他们领导力、管理能力的变迁。两种体制医院院长之间有什么区别,我说得不是很具体。但一些公立医院院长面对民营医院,在两种境遇里面切换的心态我们经常会接触。相比之下公立医院比民营医院有多种优势。第一个就是公立医院院长对大型医疗机构的掌控经验更丰富;第二个对行业资源的调动和学科建设的把握能力更强;第三个方面,对学科建设的依赖度高,对于广告、执行、营销依赖度低。而恰恰这点上和民营医院管理者形成鲜明的对照。民营医院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并不是学科建设好了,医院就好了。首先解决的是人的问题,不光是人才的问题,还有患者的问题。所以民营医院院长可能更加注重运营,但往往对学科建设上他们讲的是短平快。

    王嘉:谢谢张社长从不同医院类型的管理者心态角度来给大家介绍其中的区别。除了人才,医保其实目前也是制约我们民营医疗发展的很重要的方面。张教授是这方面政策的专家,请教一下张教授,国家会出台哪些方面的政策,解决制约民营医疗发展瓶颈的医保问题。

    张振忠:咱们国家现在整个制度是后付制的,如果改成预付制,医院会有足够动力去控制成本,减少浪费,使医院获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将来医保出台的这些支付体系的改革,不仅仅是针对公立医院的,一定是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都要覆盖的。越来越多的省份对医保选择定点医院不再考虑它的性质是民营医院还是公立医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支付体系的改革是所有的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都应该关心的,一定要有科学的体系推进发展。    

    观众互动:

    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文学院李晏锋教授:医疗健康产业在未来这几年,我个人的感觉无论是民营还是公立,还是各种医疗健康类的创业,在未来的10年到15年会有爆发式的发展,这是火的不能再火的领域。你可以非常自信的,非常放心地进入到这个领域里面。

    另外,有一点补充几位嘉宾谈到的观点,我觉得提醒各位需要注意的就是技术。这点在医疗健康领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增长点。魏则西事件真正受害的是北医的招生,没有人愿意到北医来学医了,至少现在北医教授的孩子没有一个学医的,因为他们知道这个行当不好做。真正的人才没有在最精英的位置上,这才是跟我们所有人切身相关的事情。这个问题怎么来解决呢?除了政策上的改革,其实还有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如果跟先进的技术结合起来,比如说医用机器人,就可以极大的提高精确度,这绝对是未来的方向。vr、人工智能,这是在公立医院里面需要一个周期的,但如果民营医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快速的,非常融合的接纳这种技术,有可能会切实解决人民健康问题。我觉得这可能会是民营医院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德福资本副总裁易琳:我们是一个关注医疗领域的pe基金,我们知道这是不能急的行业,像现在很多的3 1的基金我们不建议他进入到这个行业里。因为民营医院对于公益性和利润这个度很难把握得非常好。如果一方面希望民营医院管理者有非常快的速度盈利,又希望他在学术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有更多的想法和更快的进展,这是非常大的挑战。所以从投资方来讲,真的建议不懂医疗,不理解医疗的机构谨慎进入这个行业。
        
    观众(某民营医院院长)提问:可否请嘉宾谈谈民营医院选择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以及长远发展方向的问题。   

    张振忠:现在营利与非营利医院的界限处在一种混沌状态下,未来改革要逐步厘清。另外还有医院管理者的问题。可能医院小,一定得是医务人员做院长。当医院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职业经理人的准入需要出台了。我们的三甲医院现在都是专家承担,但其实他当院长不是专家。台湾长庚医院的总院长是职业经理人,不是医生。法国在医学院当中设立了院长管理专业,去院长管理专业学习过的人才能做院长,而技术专家只能做首席医务官。所以未来这个领域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张智慧:对于营利和非营利。我个人通过之前的一些跟民营医院的管理者的接触,有这么一个小结论:如果你要是规模很大的医院,并且未必非得要从医疗服务本身获得收入的话,你可以考虑非营利性。如果你要是规模不大,你一定要做营利性的。因为你要从非营利性转成营利性很难,要从营利性转成非营利性倒是很容易。因为二者之间不仅是税收问题,还有合理回报问题。
        
    最后,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此次研讨,几位行业专家充分地展现了他们对于中国民营医疗行业的深刻理解和高瞻远瞩,各位关注民营医疗行业的伙伴们对未来的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中国医疗行业美好的未来!

    嘉宾介绍:

    张振忠:
    现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民政部公共卫生顾问、世界日间手术学会执行委员、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主席。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卫生发展战略、卫生政策和卫生管理,国家卫生资源配置、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研究。

    张智慧:
    现任《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常务副社长,资深媒体人。自2003年始,长期跟踪报道中国医疗卫生行业动态、资本异动、医院管理变革及国有公立医院产权重组,曾先后供职《经济日报》社、《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社、《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社、《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等媒体,历任主任记者、副主编、主编等职。

    黄静静:
    现任鼎晖投资执行董事。在pe/vc投资经验超过15年之久,专注于医疗服务及tmt投资。投资管理过包括多品牌连锁酒店管理集团华住集团(htht.nasdaq,原汉庭),国内领先骨科品牌商康辉医疗(上市后被美敦力收购)、国内精神科第一股温州康宁医院(02120.hk)在内的十余家企业。

    王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国际mba,朗润里仁医疗协会理事长,佳敏医疗创始人。
     

    朗润里仁医疗协会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仁处,焉得知?”朗润里仁医疗协会正是这样一个汇聚仁德贤能之士的平台。协会名称中的“朗润”源于几位协会创始人相识、携手于朗润园的情谊与梦想,更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全方位的支持。“里仁”二字出自《论语•里仁》,意为要与仁德之士为邻。朗润里仁医疗协会创办的初衷正是为了给关注医疗行业的有识之士搭建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实现医疗行业信息分享、伙伴关系搭建、行业资源对接及会员职业发展。
    抱着“成为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同行者、建言者和支持者”的梦想和责任感,朗润里仁医疗协会于2014年,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的mba校友们发起创建。协会已经初具规模:组织机构建制完整、会员活动有声有色、互动交流积极活跃,仅会员就覆盖了数百位各界专家。正是在这样一个兼容并蓄、自由开放的平台上,来自医疗健康各个领域和周边行业的观点、视角、项目得以充分展示、交流、提升价值。这也正是朗润里仁医疗协会提出的口号: 思想引领生命之光!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