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用结构化视角理解中国货币问题 -凯发首页入口home

第三方媒体

林毅夫:用结构化视角理解中国货币问题


相关附件:
  • u=
  •  

    1

    林毅夫

    img408691240_副本

    《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
    李斌,伍戈 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近年来, 货币金融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宏观经济政策讨论的焦点领域之一, 特别是2008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更为这一趋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实中,绝大部分经济学家都没有预料到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会如此巨大和深远,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至今已逾六年的时间,尽管各经济体都努力从20 世纪应对“大萧条”的冲击中汲取经验教训,也都迅速采取了逆周期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甚至是“超常规”的政策,但目前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仍陷入持续的经济疲弱和结构调整不力的泥潭之中。

    尽管货币金融问题如此重要,但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系统性书籍却不多见,结合中国现实国情的有价值的货币论著更少。怀着先睹为快的心情, 我通读了李斌博士和伍戈博士的这本专著,掩卷沉思, 不禁被这本书的结构分析视角、货币主义逻辑框架以及历史主义的演进脉络所吸引。本书既充满现代经济学的一般方法论,又饱含浓厚的中国本土气息,学术的严谨性和行文的流畅性,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充满愉悦之感。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点初步的读后感想:

    一是本书创新性地采取了结构化视角来观察中国的现实货币问题。货币一般都被视作宏观经济中的总量问题, 货币政策也是作为总需求调节的工具来加以运用。但近年来的国内外经济金融事实似乎更加明确地告诉我们, 对货币问题的探讨不能离开对经济结构的考察, 否则很可能会出现“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的思维困境; 同样, 运用货币政策的同时不能忽视解决深层次的经济结构性问题, 否则很可能会遭遇“事倍功半”或“过犹不及”的政策迷局。对于中国这样具有新兴加转轨特征的经济体,经济结构性矛盾往往更加突出,各种结构性变化如同各类“冲击”作用于宏观经济,这也使与之紧密相关的货币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货币需求、货币供给方面,也体现在货币供求均衡以及货币与通胀、产出等实体经济变量的交互动态上。因此, 引入结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是本书贯穿了货币主义的逻辑框架,并将其融会于中国的政策实践探讨之中。本书给人的一个直观美感在于其逻辑框架系统、论证思路完整。其分析框架与传统货币金融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首先谈货币的起源及信用创造,这对应的是经典理论中的货币供给部分; 其次论述货币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最后再探讨货币供求均衡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每个方面的论证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充分结合了中国货币金融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货币政策实践。两位作者在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探讨了货币信用创造的新渠道、时变性的菲利普斯曲线、m2/gdp 动态演进路径以及结构性通胀等诸多重要现实问题,许多概念与论证方式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可能与李斌博士和伍戈博士长期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一线工作有关,这也使他们对此类问题的把握更敏感、更前沿。通读全书,我们既可以充分感受到他们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深刻理解,也可以清晰看到他们对货币主义理念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所进行的探索。

    三是该书紧扣了历史主义的演进脉络,将中国的货币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动态有机结合。“以史为镜”, 是该书行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李斌博士与伍戈博士在对基本货币规律的论证过程中,紧紧围绕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历史发展的鲜活主线:从危机前全球失衡的大背景到危机后货币信用创造渠道的新变化, 从产业结构变化对潜在产出的影响到通胀—产出关系的动态变化,从流动性过剩(不足) 到结构性通胀( 通缩) 以及广受争议的存贷差和存贷比等,都无一例外地铭刻着历史变迁的印记。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本书涉及了近年来国内外诸多重大的货币金融事件和热点话题。读其内容,仿佛是在观看一部中国近年来货币金融重要理论谜题的历史。在时空交错变化之间,让我们在体会货币金融时代特征的同时,理解历史岁月所积淀下来的货币经济规律与发展趋势,从而能为未来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制订提供借鉴和启示,这也是这本书的现实价值所在。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作者:林毅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