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林毅夫 -凯发首页入口home

校友新闻

倾听林毅夫


杨小刚

  了解林毅夫,是从他的传奇人生开始的。之后才慢慢接触他的经济宏论和思想观点。

  今年10月底,林教授被邀请到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上发表演讲,成为登上这个国际经济学界顶级讲坛的第一位中国学者。林教授的“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主题演讲,浓缩了他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保持长时间经济增长的思考和情怀。

  在上周六的“北大校友上海论坛”上,终于能近距离领略林教授的风采——一位极具感染力的教授,标准的小平头,和蔼的笑容中带着几分羞涩。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他始终条理清楚、循循善诱、激情满怀,没有一点倦意。他用简单的几个数据,严密的逻辑推理,把汇率争议、投资偏热、通胀趋势、内需不足、贫富差距、资产价格泡沫等当前的热点话题,讲解得清清楚楚,切中要害。

  对于当前舆论界流行的一些观点,林教授秉承自我独特见解。如对“大社会、小政府”的说法,林教授提出不是大政府、小政府的问题,建立“合适的政府”和与时俱进的政府更重要。

  对于“当前消费增长不足”的看法,林教授则认为,其实我们国家的消费增长还是不慢的,2005年增长12.9%,2006年增长13.7%,今年上半年增长15.4%,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只是我们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更快,所以才显得消费增长慢。

  论坛现场,笔者就人民币汇率问题提问林教授:现在谈汇率问题,多从国外压力因素思考,国内的内在需求是不是更应值得考虑?比如劳动力价值提升、更大内需的启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等。

  他说,汇率的调整,确实主要应从国内需要考虑,但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利率、汇率等货币工具只能扬汤止沸,要想釜底抽薪,还得从收入分配、税收工具使用、垄断行业改革、政府行为规范等方面入手。而且,汇率的大幅升值,还可能导致内需下滑。回答言简意赅,给人拨云见日之感。

  论坛结束后,在接受第一财经频道《会见财经界》独家专访时,主持人秦朔问道:在北大,你通常是最后一位离开办公室,而且经常工作到深夜的人,是什么样的精神和动力支持你这样做呢?林教授轻轻一笑:“有那么多充满趣味的问题等待我们去回答,当然值得我们孜孜不倦地去探索。”(作者为本报综合新闻中心编辑)



分享到:
网站地图